《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 课)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品读小动物们的话语,了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转折,进行仿说。 3.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 根据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二、 教学重点 1.品读小动物们的话语,了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转折,进行仿说。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三、 教学难点 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根据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课时:第二课时 五、教学策略 此次教学,运用谈话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策略,并运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技术,努力为孩子营造出童话故事的氛围,让孩子在课堂上既能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又能学到新知识。 六、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开头导入 播放音乐,教师讲故事开头。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渲染,老师的朗读,孩子们能很快进入童话世界里,初步感受童话的有趣。) (二)学习3-5 段,理清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 1. 出示牌子“卖泥塘喽,卖泥塘”,谁来学青蛙大声吆喝吆喝? 2. 理解“吆喝”,全班来帮青蛙吆喝吆喝。 3. 哟,这么大声的吆喝把谁吸引过来了?请大家自由朗读 3-5 段,把老牛说的话用横线画下来,把青蛙的想法和做法用波浪线画下来,开始吧。 4. 学生反馈 5. 品析老牛的话,理解“不过”在这里表示转折。 6. 指导学生朗读老牛说的话(要慢条斯理) (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老师的引导方法:学生读老牛的话时,读得非常顺畅,却忽视了这是一头老牛。我在孩子读完后,自己读了一遍,让孩子比较有什么区别,孩子们很快就能发现老师语气和语速上的不同,然后进行模仿。接着,我再让孩子模仿60 岁、70 岁、80 岁老牛来读这句话,孩子们就会越读越有味道。) 7. 想象一下,春天来了,泥塘周围会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帮助孩子梳理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此处,特别关注了老牛的话中有“不过”这个转折性的词语,指导孩子们读好老牛说的话,为后边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6-8 自然段,梳理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过程。 1. 是的,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这一次泥塘卖出去了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刚才学习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方法,合作学习学习6-8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