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说》比较阅读 (一) 阅读《马说》节选和《论马》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文)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 甲而不息 、 不汗 ,若无 事 然。此 其为 马,受大 而不苟 取 ,力裕 而不求逞 ,致 远 之材 也。 (节选自岳 飞 《论马》) (注释)介:披上战甲。 褫:解除。 1、 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 (1)尽粟一石 (2)常马 (3)才美不外见 (4)常奇之 (5)奋迅示骏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 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 4、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 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