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 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授课时间 40 分钟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 勃 生机。在饱 含 情感 的描写之 后 ,作者发 出由 衷 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 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 耀 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 鸟鸣 的热闹 情景。文中 写了鸟声 、鸟影 ,让 人应 接 不 暇 ; 写了鸟的形 态─ ─ 大、小、花 、黑 ; 还 写了鸟的各 种 姿 态─ ─ 叫 、飞 、扑 ; 最 后 ,又 专 写了一只画眉 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认识“浆、耀”等 14 个生字,会写“隙、暇”等 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 12 个词语; 3、 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 重点 1、 学习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难点 1、 理解“鸟的天堂”; 2、 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