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1页
1/8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2页
2/8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_第3页
3/8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 于睿 成泽东 (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辽宁沈阳//第一作者女,1969年生,副主任医师,2002级博士研究生) 1 肾气自然盛衰规律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2 “天人相应”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3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恬恢虚无,精神内守 及时避邪毒 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 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 1 “阴平阳秘”是中医学养生的根本目的 2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 固护肾精为养生防老的关键 4 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 5 勤锻炼持之以恒 试论《内经》形神统一观及其意义 钟红文 (广西省柳州市广西龙泉山医院 545000) 1 《内经》形神统一观 1.1形为神之基,神依附于形 1.2神为形之主,无神形亦亡 2形神统一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形神统一观是《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是“四时五藏阴阳”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 ,它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 心理活动在整 个生命中的作用,与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它历来就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在摄生方面,《内经》既重视人们生理的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它把调摄情志,保持乐观的情绪作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它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指出身心的健康可使人们达到抗早衰、延年益寿的日的。即“积精全神”,“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在病因 学方面,《内经》把情志过度或异常,视为致病的重要 素。《灵枢·西病始生篇》说:“夫西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这里的“喜怒”即概括了七情。并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说明情志致病不吲于六淫,先袭体表,病发于阳,而是直接损伤脏腑之气。 诊断学方面,《内经》注重审察病人的心理状态,把是否有情志剧烈变化作为问诊的重要内容。《素问·疏五过论》说“几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在望诊方面,《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即眼神是人体精气的外在反映。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在对语言的问诊上,《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在切诊上有“肝脉鹜暴有所惊骇”的记载。这些都是通过人体“形”的异常表现来判断,诊查“神”方面的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