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红莫镇中心校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及工作要求一、教学常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优化教学过程,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辅导、指导实验、课外活动、成绩考核评定、教学质量分析、教研活动等。(一)制定教学计划:为了加强计划性,每个教研组和教师必须制订全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订计划时,必须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1、教研组计划:经集体讨论由教研组长执笔完成,它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教研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活动、教学业务和教学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安排,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2、教师教学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经集体讨论本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等内容后由每个教师自行执笔完成,它的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课外活动以及主要措施等。以上各种计划必须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科研处备查,一份贴于教研组(备课本)记录本、教案第一页备查;教师教学计划在每期第一周星期五之前交教导科研处存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于每期第二周星期五之前交教导科研处存查。(二)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没有教案不能上课。备课的程序应为:个人钻研——集体讨论——编写教案。1、个人钻研。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阅读“教参”,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及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德育要求,设计出教学过程和方法。2、集体讨论。发挥教师群体优势,交流教学经验,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关键点,统一单元和分课时教学目标,统一在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内容和措施,统一教学进度,研究设计作业。集体讨论以单元为主,应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理科的集体讨论,还应包括本单元的演示实验,提出做好实验的关键。3、编写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分课时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的统一,要求明确具体,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三)上课:上课主要是打好学生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