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用 Photoshop 拼接图像》教材:广东省教材研究室编著的《高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二册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课时教学内容:第二章图像处理(第二节拼接图像)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设置和查看图像的大小,理解的层的涵义,掌握层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力目标:能利用素材图片合成新的图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欣赏品味和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艺术素养。教学重点:重点是图层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要设置图像大小。教学难点:难点是图层的具体应用,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定主题的图片。学习者分析: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的工具的使用,对属性控制面板有一定的认识;适应网络教学环境,能熟练地访问站点和教师的共享资源;能熟练地在校园网的上发贴子和其他同学讨论问题。高一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能力,且能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己。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强,让他们搜索素材时容易在网络上流连忘返而耽误课堂任务,因此教师要实施有效的监控。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有控制平台),宣传图册,艺术相册。软件:,拼接图像课件,校园网,拓展学习资源(提供教程和制作实例),图片网站地址。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成功刺激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展示顺德清晖园宣传画册,用网络教学系统广播预先制作的由多张图片合成的顺德清晖园图片(同时打开其中使用过的单张图片),并观看几张用拼接成的效果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刚才的图片我们在画册中已经看到,怎样把几张图片合成到一个页面中?怎样调整它们的尺寸?你想制作出相应效果的图片吗?观看教师广播的素材图片和合成图片,看到合成图片的奇特效果,产生好奇心,萌发学习和创作的强烈欲望。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特定的情境,用实物效果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布置:现在请同学们用为《顺德一日游》制作一幅展示顺德代表性景点的图片(或设计有多张相片的你的艺术相册的一页;为你的相片或者风景照片加上相框)。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概念放在校园网公告板上,在提供的学习资源里呈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