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材创设了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方向的情景,鼓励学生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测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如何确定大本营和大鸣山的相对位置 ;第二个问题是利用数对确定大本营的位置。目的是根据方向和距离 ,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掌握了简单的路线知识。学生积累了根据方向和距离决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和经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课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描述路线的过程,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景,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测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 ,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与态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测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能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描述路线。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给学生准备:课堂任务卡。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性复习旧知1、六一儿童节来临了,乐乐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大惊喜,她想带同学们去寻宝,你们高兴吗?但寻宝是有要求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学生回答。2、同学们真厉害,能准确无误地找到钥匙,看来,你们收获还不小。那么,那么能告诉老师: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吗?(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这些条件中,我们要先确定那个条件呢?(观测点)为什么?(确定观测点很重要)【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作铺垫。二、情景导入新课,探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