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献检索概述

文献检索概述_第1页
1/9
文献检索概述_第2页
2/9
文献检索概述_第3页
3/9
第一章 文献检索概述第一节 文献检索概念一、文献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文献的涵义“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之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其意思指典籍和贤人的言论为文献。宋元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他把文献解释为:录之于书本的文字可称之为“文”,而传之于口的言论则称之为“献”。《辞海》(1979 年版)对“文献”一词所下定义为:“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 ”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认为只有“图书文物资料”才可以称之为文献,而贤者言论则不在文献的范畴之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字记录的方式和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其本身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上的刻、写和印刷,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音频、视频、数字载体的文献。因此,我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于 1983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栽体”。文献的定义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把知识记录在一切能记载知识的载体上。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进行存储和传递,所以,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和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称之为文献的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知识决定文献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物质形态,而记录知识的技术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数字等把知识物化在不同载体之上,构成论文、科技报告、档案资料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影音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文献资料。文献的基本属性:1、知识性。知识性是文献的本质,文献存在的意义在于记录知识,存储知识,离开了知识,文献也不复存在。2、传递性。知识要通过文献进行交流、传递,文献记载的知识能够通过时空进行传递,传授给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接受者,并使知识在传递中不断得到优化,促进新知识的产生。3、动态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献检索概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