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税收征管改革思考VIP免费

税收征管改革思考_第1页
1/5
税收征管改革思考_第2页
2/5
税收征管改革思考我国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自50年代至80年代,实行征管查集于一身的模式。也就是以专管员为核心的管理模式;80年代中后期,进行以征、管、查分离为核心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在税务机关内部将税收征收、管理和检查划分为各自独立的职能部门,实行征管权力的分离和制约,同时实行专业化管理、以提高征管效率。1996年新的税收征管改革任务是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其特点在于由分散型、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规范型管理转变;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向现代化的科学征管方式转变;由上门收税向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转变;由专管员管户的“保姆式”、包办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其核心是管理机制的转变。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以来,征管水平提高很快,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新格局,基本适应了税制调整与完善的要求。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征管实践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征管职责划分、人员分工、相互协作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必需的一些配套措施和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一、目前基层征管工作中的问题(一)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现行征管模式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而计算机的运用是以信息的准确、全面为基础的,涉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是整个税收征管活动的基础。但实际运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仍模拟手工操作,信息传输仍有相当比例是纸质传输,造成征管各环节信息不畅。二是与工商、银行、海关、财政、统计等部门还没有实现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涉税信息的采集不充分、不及时,体现不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三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规范,目前基层使用的各类软件达十几种且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应用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先进设备许多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运用。甚至对现有的程序,也不能做到真正用好管好。计第1页共5页算机巨大潜能由于使用者的限制无法发挥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二)税收征管的业务组合衔接不畅。机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税收管理权被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机构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清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工作分配环节多,无增值的管理环节多,造成上下对应困难,信息传导不畅、衰减;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之间界限明显,信息相对封闭,协调配合能力弱,衔接不畅。(三)税源监控管理乏力。新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为管事。集中征收后,并未根据信息化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税源管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征收人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的状态,税收信息来源渠道窄,且对有限的税源信息利用不够,致使税务部门对纳税户数、纳税人基本情况、税源结构及变化趋势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税源监控管理乏力,特别是对重点税源户和异常户的管理弱化。(四)税收征管流程缺乏制约化管理。现行征管流程,存在制约不够、监督不力的问题,未能有效地对征管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征管模式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是,基层分局虽已把征收和稽查分离出来,但仍然是综合管理,对管理环节的制约仍然靠层级审批,对形成过程的控制不到位。(五)征管质量考核还不能真实反映征管水平。有些征管考核指标标准制定过高,超越了税收工作的实际,科学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基层征管部门在考核中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为取得好的考核成绩,对列入考核的工作内容较为重视,没有列入考核的则不重视,产生征管漏洞,表面性工作做得多,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六)下户检查重叠现象有所增加。征管改革后,企业既要接受稽查部门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又要接受管理的一事一查、纳税评估等事宜,还要接受征收人员的信息核实,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有必要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加强下户检查的科学性、系统性,使税务第2页共5页机关为纳税人的服务落到实处。(七)面向基层倾斜力度不够。目前征管一线的人员在业务能力上提高不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税收征管改革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