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十四经络,各种不适一目了然!完整高清动图,所有穴位都在!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内经·灵枢·经脉》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重要通道,堪称“药房”,上面的穴位好比“中药”。 只要把人体十二正经和任脉二脉弄懂,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只要调理跟这个部位相关的经络穴位,症状就会大有缓解,不仅效果好,还能随时随地使用,非常方便! 在介绍经络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按揉相关经络及穴位,出现以下感觉时,说明经络出现了问题。 1、酸 经络通,但气血不足。只要把气血引进来,就不会酸了。 2、酸痛 缺血的同时,还沉积了一点瘀血。 3、胀 气很足,说明体内的气出不去。 4、胀痛 火力比较壮,气有余而血不足,说明血分配得不好。 5、痛 经络不通,瘀血阻络,必须疏通经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人体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如果不通,分别对应哪些症状,上面又有哪些重要穴位。 1 子时(23 点-1 点):胆经当令。 胆经裤线重叠行, 分泌紊乱变神经; 嗜睡液汗疲倦态, 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 眼花目黄有增生。 功能作用: 疏泄肠道积滞,修复肠道疾病。 表现症状: 口苦,口干,偏头痛,白发,脱发,怕冷,怕热,胆怯,易凉,皮肤萎黄,便秘。 主要穴位: 肩井穴:乳房胀痛,头痛,肩膀痛,牙痛等。 环跳穴:坐骨神经痛,子宫肌瘤。 风市穴:治疗中风的要穴,对偏瘫、风湿引起的下肢痹痛也有效果。 悬钟穴:半身不遂、腰腿疼痛、偏头痛、落枕等。 足临泣穴: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 2 丑时(1 点-3 点):肝经当令。 肝经对应胆经行, 循环分泌掌控中; 肤色发青腰疼痛, 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 肝火旺盛有罪行。 功能作用: 主疏泄、主藏血、主宗筋,肝脏有解毒功能。 表现症状: 口苦,口干,头部晕眩,头顶垂坠,眼睛干涩,情志抑郁,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炎,易怒。 主要穴位: 期门穴:疏肝解郁,是十二经络气血运行的终止穴。 阴包穴: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太冲穴:降压,稳压,全身痹痛。 3 寅时(3 点-5 点):肺经当令。 胸到拇指为肺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 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 功能作用: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