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一)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作者介绍: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 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 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3.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 处 嗷 叫 ”、时而 “一副 媚 态 ”等 特 性 的憎 恶 ; 追忆童年时救 养 的一只 可 爱 的隐 鼠遭 到 摧 残 的经历和感 受 ,表现了对弱小 者的同 情和对暴 虐 者的憎 恨 。 4.《阿 长与〈 山 海 经〉》忆述儿 时与保 姆 长妈 妈 相 处 的情景 ,描 写 了长妈 妈 善 良 、朴 实 而 又 迷 信 、唠 叨 、“满 肚 子是麻 烦 的礼 节 ”的性 格 ;对她 寻 购 赠 送 自 己 渴 慕 已 久 的绘 图 《山 海 经》之情,充 满 了尊 敬 和感激 文章 用深 情的语言,表达 了对这 位 劳 动妇 女 的真 诚 的怀念。 5.《二 十 四 孝 图 》从 当 时的儿 童读物 谈 起 ,记述儿 时阅 读《二 十 四 孝 》的感 受 ,揭 示 封 建 孝 道 的虚 伪 和残 酷 。作品着 重分 析 了“卧 冰 求鲤 ”、“老 莱 娱 亲”、“郭 巨 埋 儿 ”等 孝 道 故 事,指 斥 这 类 封 建 孝 道 不 顾 儿 童的性 命,将 “肉 麻 当 作有 趣 ”,“以 不 情为伦 纪 ,污 蔑 了古 人,教 坏 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地抨击。 6.《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