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 我国新建公路沥青规范设计采用双园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计算。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在弯沉和拉应力两项指标之外,增加一项剪应力指标 ,即破坏面上可能产生的剪应力,应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剪应力。 10.4.1 计算图示 A 点是路表弯沉的计算点,位于双圆均布荷载的轮隙中间 验算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时,应力最大点在 B 和C 两点之间,可分别计算点 B、D、C、E 的应力,然后确定最大应力 10.4.2 路面容许弯沉和设计弯沉值 10.4.2.1 测定方法: 现有路面回弹弯沉值使用杠杆式弯沉仪和具有标准轴载的规定汽车按前进卸荷法测定的。 弯沉值的大小反映了路基路面的强弱,在相同车轮荷载下,路面的弯沉值愈大,则路面抵抗垂直变形的能力愈弱,反之愈强。 10.4.2.2 路面容许弯沉值的确切含义 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我国对公路沥青路面按外观特征分为五 个 等 级 ,如 下表所 示,并 把 第 四 外观等 级 作为路面临界 破坏状态 ,以第 四 级 路面的弯沉值的低 陷 作为临 界 状态 的划 界 标准。 沥青路面外观等 级 描 述 某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容许弯沉散点图 10.4.2.3 路面容许弯沉值计算 (1)累计交通量同容许弯沉值之间存在良好的双对数关系。可表示为: lR—容许回弹弯沉值,cm; Ne—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 B—回归系数; Β—lR 随 N 改变的变化率 (2)路面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却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3)路面设计弯沉和容许弯沉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路表弯沉在使用期间的变化,该变化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路基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特性、压实程度、干湿状况、温度环境、结构类型、气候条件、交通组成、检测时的环境条件以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将对弯沉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4)经过大量的测试和分析,得到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公式: Ld=960Ne-0.2AcAs (14-21) ld——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 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Ac——公路等级系数 As——面层类型系数 10.4.3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