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重点难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重点难点_第1页
1/16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重点难点_第2页
2/16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重点难点_第3页
3/16
第一章 绪论 1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 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 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 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 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 易化扩散。 举例:A 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 顺浓度或电 位 梯 度的高 速度跨膜扩散 B 门 控体制包括电 压 门 控通道和化学门 控通道 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 举例:A 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 ATP:钠-钾泵 B 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 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 +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 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 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阈刺激和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第三章 1 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 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缓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重点难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