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联动管理调研报告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其核心是建立四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税务稽查保证纳税评估有效实施,评估检查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和税收分析工作的机制。为此,我们以金坛国税的具体实践为例,对构建税源联动管理工作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当前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税源联动管理机制,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即正确认识当前税源管理工作的现状。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们开始着手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通过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实现了由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保姆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由上门收税向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申报纳税的转变,税源管理正逐步从传统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税收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税源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税收征管核心的税源管理不断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一是税务机关只注重纳税人的日常纳税申报率、税款准期入库率等数据指标,而对其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疏于审核,导致企业纳税申报随意性很大,申报只有量的扩张,而无质的飞跃,税源管理效能低下。二是通过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优化征管流程、实施减负增效等一系列措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税部门整体管理水平,但相对于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一些经常性、必要性以及临时性的事务性工作,深入到企业对税源开展调查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三是长期以来税源管理工作被认为仅仅是征管一线的事情,各业务科室对税源管理工作参与不够,了解不多,而且业务科室之间由于人员、职责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导致税源管理工第1页共8页作缺乏协调性,许多可以集中的力量被分散,可以整合的资源被浪费。四是虽然多年来税务部门一直在积极构建协税护税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广域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尚未形成,国税与地税、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全部联网还没实现,无法有效地收集、传递税源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纳税人生产经营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税源管理的效率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税源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并已成痼疾,只有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改变以往只注重申报率、入库率、处罚率等数据指标的静态管理工作思路,将税源管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税源的事先掌握、全面掌握、准确掌握上来,围绕税源的全面性、真实性来开展工作,变税源管理的事后分析为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将管理学上更注重事前、事中管理的理念导入税源管理工作中,形成一套上下互动、纵横联动的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税源联动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二、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建立近年来,金坛国税在税源管理实践中,逐步理顺各环节的相互关系,扎实推进税源联动管理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税源联动管理工作思路。(一)整合:实现联动管理的必然前提在以往的税源管理工作中,各业务科室的机构、人员、职责相对独立,各自为阵的现象较突出,导致信息不共享、工作不协调、税源管理效果不明显,此外,职能交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任务重复布置,增加基层单位和纳税人的负担,成为税源管理工作不能发挥整体效能的主要原因。为此,金坛国税成立了联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税源管理工作放到市局层面上来,统一架构、全篇谋划,以整合作为实施税源联动管理的前提。通过整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税收预测、分析由计统科牵头、纳税评估由税政科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征管科第2页共8页除承担税源监控工作外,还负责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个环节横、纵向信息交换,同时协助计统科和信息中心做好对ctais2.0数据质量监控,确保分析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税务分局负责纳税评估、管理性检查的组织和实施;稽查局主要开展打击型稽查,积极探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