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践与探索1引言原为嘉XX县区XX县区的秀洲区建区以来,因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环保意识差等原因,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一直未有效控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014年,XX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高规范要求。为扎实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XX市秀洲区政府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实施细则》,按照“全覆盖、广受益,纳管优先、鼓励集中”原则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2015~2017年)时间的新建、扩建和扩建,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通过新建和扩面改造基本实现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规范化治理全覆盖(87个村,秀洲区已完成28830户)。本文主要对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处理工艺技术、实施效果分析、运维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丰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纵深推进。2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和设施建设情况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沐浴洗涤、厨房和厕所排放的污水,该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洗涤剂、细菌、病毒、寄生虫成分较多,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因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产生污水量也较小,不同时段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通过2016~2017年的监测数据表明,秀洲区排放的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差不多,农村生活污水的CODcr浓度30~400mg/L、氨氮浓度5~65mg/L、总磷1~5mg/L,BOD5浓度15~150mg/L,色度(稀释倍数)≤60倍,悬浮物≤60mg/L,BOD5/CODcr的比值一般为0.4~0.7,由图1可知,秀洲区共有污水处理设施约665座,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覆盖率达到了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于50m3/d、30~50(含)m3/d、10~30第1页共6页(含)m3/d、小于10(含)m3/d分别为33座(占比5%)、48座(占比7%)、284座(占比43%)、28座(占比4%);泵站设施272座,占比41%。可以看出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总体较小,54%属于小型污水处理站或者分散性污水处理站;41%设施为泵站,主要负责收集农村生活污水并输送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从设计能力上来看,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日均处理能力约3.2万t/d,其中分散处理能力1.5万t/d,集中处理1.8万t/d。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不包含主XX县区、高XX县区)生活污水约26000t/d,污水年均产衡量为实际处理能力的81%,能够满足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需求。3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秀洲区为XX市主XX县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辖区内建设并成功运营的38家污水处理厂(其中9家为国控),2015~2017年污水处理厂均进行了扩容和提标改造工作,秀洲区集中处理的污水能力增加至1.8万t/d,具备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能力。为合理配置资源、节约投资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秀洲区共建成并投入运营267个泵站,区域分布详见表1。对污水处理厂附近农村区域(一般不大于2km)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并输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2017年统计数据表明集中收集输送至污水站的生活污水量约为1.2万t,总量占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总量的45%,污水处理站的工艺一般为“混凝沉淀+气浮+A/O生化工艺”。对布局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工业企业较少的村庄采用较多的农村区域,将生活污水分区域统一收集,由各区域污水自行负责处理。根据调研,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较为成功应用的主要有AAO、膜生物反应和“微动力+湿地”处理工艺,例如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应用了“A/O、AAO”等处理工艺[1],江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以“A/O、AA/O、生态处理”工艺为主[2],“AAO、微动力+生态”处理工艺在临安区得到广泛应用[3],并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秀洲区第2页共6页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