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教科书例 6、例 7 及“做一做”,练习十四。(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三)德育渗进点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羹育渗遇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d 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一)锚垫孕伏1.口算:(卡片)25X17X4125X24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6+4)X56X4+4X5(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2.教学例 5:(1) 出示例 5:・(2)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① 两个算式相等。② 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学生答,教师板书:(18+7)X6=15018X6+7X6 二 150(]8+7)X6 二 18X6+7X6.(4) 教师出示:20X(15+9)20X15+20X9=48020X(15+9)二 20X15+20X9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X=X+X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填空题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达到水到渠成。)教师;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①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② 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③ 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3.概括定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4.反馈练习: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32+35)X4 二——X4+——X4(62+12)X3=——X——+——X——教师:启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