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门生态文明建设作用一、环境评价和生态评价的基本思想生态和环境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以下简称《部委文件》),提出了环境评价和生态评价的标准,现结合评价标准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一)环境评价环境评价主要表征区域环境系统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承受与自净能力。采用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监测值与国家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值反映,由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集成获取。(二)生态评价生态评价主要表征社会经济活动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采用生态系统健康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土地面积比例反映。二、实例分析(一)河南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情况河南属暖温带至亚热带,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全省土地面积16.7万km2。根据20XX年XX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全省耕地面积817.75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9.36%;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02.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6.00亿m3,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407m3,耕地每667m2均水资源373m3,属于严重缺水省份。(二)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部委文件》中环境评价和生态评价主要提到了三项指标即空气、水资源及土地资源,针对这三个方面,河南存在以下问题。1.空气状况。近几年,XX省大范围地区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比如20XX年12月河南雾霾严重,平均霾日数为12.1d,其中,郑州、安阳等多个城市aqi爆表,给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结合环境评价标准,经统计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r>0第1页共4页天数多次出现。2.水资源状况。《20XX年XX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据省环保厅20XX年6月21日发布的周报显示,通过对全省72个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的断面为16个,占25.8%;Ⅳ类水质的断面为13个,占21.0%;Ⅴ类水质的断面为9个,占14.5%;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为24个,占38.7%。可知,劣Ⅴ类水质竟然占比最高。结合环境评价标准,经统计分析,水源污染物超标指数r>0多次出现。3.土地资源状况。XX省耕地地力下降日趋严重,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0%,而且在中低产田中,瘠、薄、瘦、漏、粘、盐碱化齐全。目前全省耕地养分失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耕地地力下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经分析,生态指标h>10%在多个地区出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三、河南农业部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着力点河南的生态和环境面临着多项压力,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农业部门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着力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建设一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重点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地力培肥综合技术、绿肥种植四种技术模式。恢复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二是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加快高标准农田实施步伐。20XX年全省新建高标准粮田31.53万hm2,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338.33万hm2。(二)着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一是组织开展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截至目前,XX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覆盖了全省所有县级农业生产单位,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加大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重点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第2页共4页(三)着力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支持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和区域集中收集处理中心,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截至20XX年底,XX省共有413个畜禽养殖场参与生态示范场创建,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畜禽舍600多万m2、粪污储存池100多万m3。二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