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1页
1/6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2页
2/6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_第3页
3/6
1,4 丁二醇是个好产品,虽然它是三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乙炔系化工产品,但由于其下游衍生物多,用途又十分广泛,因此仍然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但六、七十年代由于其主要衍生物如pbt、 pu、 ptfeg 等在全世界还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因而1, 4 丁二醇那时发展并不快,到八十年代初全球1, 4 丁二醇的产量仅20 多万吨,生产能力约30 万吨。但是近十年来,随着 1, 4 丁二醇重要下游产品的发展,尤其是pbt、 pu、氨纶(ptmeg)、 thf、 gbl、 pvp 等的快速发展,1, 4 丁二醇也有了高速的发展。世界1, 4 丁二醇的生产能力从八十年代中期的30 万吨增长到1995 年的56 万吨,又从1997 年的68 万吨增长到2000 年的96 万吨,在最近的三年里增长了30 万吨(有3 万吨装置停产)。预计今后五年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增长,因为根据目前正在建设的和准备建设的生产装置以及老厂改扩建和脱瓶颈等计划,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1, 4 丁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60 万吨,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2%,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 我从八十年代初就十分关注1, 4 丁二醇的发展,应该说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当时也曾帮助一些企业做过发展规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预可研报告等,也参加了国内有关1, 4 丁二醇科研成果的鉴定会和工业化放大及攻关课题的认定等一些会议。同时也和有关部门一道邀请了世界上主要生产厂basf 和 dupont 来技术交流和座谈。应该说当时国家对这个产品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也拨出了不少钱从事科研和工业化放大等工作,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尚未建成一套万吨级的1, 4 丁二醇生产装置。1989 年和1994 年我曾访问过英国davy-mckee公司和德国linde 公司,了解到以顺酐为原料经酯化、加氢生产1, 4 丁二醇的生产方法和linde 公司和韩国油公共同开发的改良reppe 法生产工艺,回国后也向有关部门和企业介绍了这些技术,也邀请他们来北京作技术交流。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pbt、 pu、 gbl、 pvp及氨纶等的发展,对 1, 4 丁二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内的供应量很小很小,基本上完全依赖进口。因此很多企业再一次提出要建设生产装置。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0 年我国第一套采用davy-mckee 技术的万吨级装置才刚建成投产,而这五年世界1, 4 丁二醇有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有了很多新的工艺路线和生产方法,而且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一般建设规模都在3-10万吨,最大的单线生产能力达12 万吨/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