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 一、 概述 丙烯(acry lonitrile)又名乙烯基腈,属大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味甜,微臭,沸点7 7 .5℃,凝固点-83.3℃,闪点0℃,自然点481℃.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与水部分互溶。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05﹪-17.5﹪(体积分数)。丙烯腈与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共沸物,和水的共沸点71℃。在苯乙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腈-苯乙烯-水三元共沸物。 毒性: 丙烯腈剧毒、其毒性大约为氢氰酸毒性的十分之一,能灼伤皮肤,低浓度时刺激黏膜,长时间吸入其蒸汽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疲倦等。因此在生产、存储和运输中需严格采取保护措施。工作场所内的丙烯腈允许浓度为 0.002mg/L 贮运须知: 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宜在30℃以下。不得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共贮混运。商品必须随时检查阻聚剂的含量,以便采取措施,搬运时,轻拿轻放,严防容器受损。 一旦泄漏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胶手套,用水冲洗,污水排入废水系统。火灾 时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丙烯腈分子中有双键和氰基两种不饱和键,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水解、醇解等反应。 2.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1960年以前,丙烯腈的生产方法有如下几种: (1)环氧乙烷法:以环氧乙烷和氢氰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 (2)乙醛法 乙醛已能由乙烯大量廉价制得,生产成本比上述两法低,按理应有发展前途,但也因丙烯氨氧化法的工业化,本法在发展初期就夭折了。 (3)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酮-氯化钾-氯化钠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丙烯腈: CH2=CH2+HCN─→CH2=CHCN 此法生产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 97%,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经济上落后于丙烯氨化氧化法。 但自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95% 以上的丙烯腈生产采用BP公司开发的丙烯氨氧化法生产工艺( Sohhio工艺) 。 二、 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 CH=CH-CH3 + NH3 +O2 → CH2=CH-CN + 3H2O 丙烯、氨、氧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除生成丙烯腈外、尚有多种副产物生成。 副反应: CH2=CHCH3 + 3NH3 + 3O2 → 3HCN + 6H2O 氢氰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