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 学 设 计 四年级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 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的由来 2.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明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2.解字: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韩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品德高尚的故事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文 2.小组读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小明成绩优秀却瞧不起别人,班干部竞选落选了,他很苦恼。 2.说一说,小明落选的原因是什么?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赢得同学们的信任? 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对人真诚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读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范读课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赵奢不畏强权。 5.拓展活动: 出示知行合一 (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 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注重修养自己大度的品性。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怎样注重修养自己的做法。 三、课前准备:练习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1 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1)练习朗读课文(2)熟练朗读课文(3)学习“古语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