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成就和建议摘要。以青岛XX县区为例研究XX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认为在硬实力方面XX省城乡小学已相差无几,但在软实力方面农村学校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匮乏、教学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教学培育软实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家校紧密合作,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思想,改善校园文化加快教育改革。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XX县区;软实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其中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产品,“农二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定力量,其素质直接决定农村建设的成败,而提高农村子女素质的关键就在于农村的教育。通过对胶州区域农村小学现状的剖析,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一、成就(一)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农村小学进行改革之前,音、体、美课程极度不受重视,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小学唯分数论思想严重,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最终目的。在这种观念下,语、数、英主课被过分关注,而忽略音、体、美的教学,因此语、数、英老师抢占音、体、美课程的情况并不少见;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音、体、美师资,大多数老师身兼数职,导致音、体、美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音乐、美术上自习,体育就让学生随意在操场玩耍。但是近年来,农村小学进行了改革,从思想上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不仅保质保量的开展音、体、美课程,教授给学生绘画、音乐、太极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定期开展三铺龙拳武术操比赛、乐美悦唱歌唱比赛等特色竞赛,经常带领农村学生参加城乡活动,比如20XX年以“有情、善言、精准、成长”为主题的XX市小学音乐城乡活动就在XX县区胶西镇百盛希望小学举行,此类活动的举行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1页共6页大有裨益。(二)国家政策惠及农村小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是小学家庭需要承担的重要支出,也是小学家长的重要负担[1]。20XX年由XX县区胶莱镇胶莱小学作为试点推出由市财政资金进行补贴的营养午餐,三菜一汤、顿顿有肉,而家长只需承担1元钱,现已在XX县区农村小学全面推广。小学的午饭餐费基准是每人每天五元,而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在校吃午饭每人每天只需要交一元钱,并且午饭荤素搭配,营养合理。除却学生每人每天上交的一元餐费,剩余部分均由政府出资补助,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校就餐政府需每天补助四元,极大地减少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另外农村小学每天的营养牛奶由政府出资提供,小学生免费领取,保障每个学生每天能喝到一瓶牛奶,促进学生发育成长。这些政策只针对农村小学生,城市的学生并不享受。各种倾斜于农村的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负担,也减少了农村学生的流失。(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现代化。20XX年XX县区“关于加强对农村薄弱小学设施投入的建议”政协提案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突出抓好农村教育设备升级,为坚守在农村一线教学的教师配齐配全必要的办公设备,也为农村儿童的建成相应的电脑室、3d打印学习室等,让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等的教学资源和氛围。20XX年以前,农村学校冬天取暖靠火炉,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方面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焚烧煤炭、秸秆,对环境也是极大的威胁;教学只有粉笔、黑板、书本等简单的设备,教学内容依靠老师语言输出;学校操场是泥土的,只有一个篮球架和一排单杠,学生的课外活动匮乏。自20XX年政府投入资金为农村教育设施升级后,目前农村小学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空调,冬天取暖、夏天凉爽,舒适的环境为学生们顺利开展学习提供了保障;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子屏幕,借助幻灯片趣味教学,逐步实现多媒体化教室;学校配备图书馆、微机房、标准化操场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学校设施相差无几,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由于学校的改革、政府的扶持,农村小学的课程安排越来越合理,教学环境越来越舒适,教学设备越来越现代化,第2页共6页这为学生安心学习、教师用心工作奠定了基础。条件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