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分散,使得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从而会出现违法占地、又亦或是宅基地闲置等等现象。而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了土地问题,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保护,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国计民生问题,还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村宅基地利用以及农村宅基地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现状分析(一)农村宅基地的大量闲置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将原来的旧房子不拆就开始建造新的房屋,这也就让之前的宅基地闲置起来;同时,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不仅导致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降低,还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二)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不足我国现在所推行的《土地管理法》就对农村宅基地明确规定了,只能是“一户一宅”、严格审批、面积限额,还有就是限制流转。这法规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让宅基地由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回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宅基地回收程序和退出补偿机制的不够完善而导致了很多村民认为退出宅基地不如拥有宅基地有利,这个就是导致农村宅基地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三)严重的违法用地现象根据估算,在我国的农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在根据规定的面积审批之后都出现了违法搭建的问题。而有些农民在搭建房屋的时候往往会有超面积、移位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在集镇区和城乡结合部,农民想贪图便宜,小搭小建的行为最为严重。虽然每户超过的面积量并不多,但由于点多面广,宗数较多,使得宅基地的规模总量被挤占了,这就直接影响了土地的有效利用。二、农村宅基地节约用地的对策第1页共4页(一)合理的规划用地结构首先,要用合理的手段来对宅基地的结构来进行安排和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地区规划的指导作用,然后深入改造农村的所有建设用地,这不仅有利于阻止农村宅基地的随意扩张、零散分布的情况发生,还可以促进宅基地的有效利用;我们可以通过实行多村联合集中建设的方式,然后采用资源共建共享、集中安置的方法来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新农村,最后将旧村的改造和村镇的迁并结合在一起,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还可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二)完善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为了推进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进一步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我们应该完善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与此同时,还应该创建一套和退出机制相符的土地管理制度。比如说: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城镇社保体系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以后生活会得到保障,还可以使原先闲置的农村宅基地集中起来,这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整体利用率。(三)加强管理制度,严惩宅基地的违法行为根据“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国土资源的检查和监管的力度,同时,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对于违法的行为要一查到底,发现不合法的建筑就拆掉,对于农村宅基地的整治,我们要采用坚决的态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联合办案,如遇到国土资源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情,国土、察监、公安、城建以及乡镇等有关部门要进行沟通协作,采用左右互动、上下联动的方式来形成合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工作开展。三、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现状(一)村庄规划的缺失长久以来对农村村庄的布局和宅基地的选址都不怎么重视,也缺少专业的规划人员。虽然有些村庄有规划而有些没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没有按照规划做事。基层政府、村组织以及群众都对规划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村庄规划的缺失;也使得大多数的农民随意建房,使得村庄用地布局松散,这就会形第2页共4页成非农建设用地和闲置地混杂在一起,导致农用地被分割,布局也变得混乱。这也是整体土地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宅基地受地理环境、传统习惯、规划管理以及生产水平的影响,它的分布比较零乱;又因为农民普遍的违法占地,使得农村宅基地的难度大大增加。而国家土地资源部门的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