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连续五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加快农村沼气发展。为了大力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事业,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关注民生、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沼气应用是联系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的纽带,既是一项拓宽农民节支增收渠道的富民工程,又是一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村镇文明进步的清洁能源工程;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连续三年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为全市人民办的二十件实事”中,今年又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列为全市民生十大工程建设内容。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村沼气2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覆盖面达到17%,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和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广大建池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但还存在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后续服务不到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要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到20XX年建池率达到农户数32%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各区县、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村沼气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国家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投入的机遇,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增添措施,扎实推进,努力开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二、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第1页共6页统筹协调、整村推进,保证质量、务求实效”的原则,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按照开发和节能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要求,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目标,推动农村沼气进一步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延伸,促进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二)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参与农村沼气建设;坚持简便实用,优质高效。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方便使用着眼,以人为本,确保沼气效益的持久发挥;坚持自筹为主,多元投入。以群众投入为主,财政适当补助为辅,建立以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目标任务。结合全市民生十大工程建设,到20XX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万口,户用沼气池建设总量累计达到4万口以上,农户沼气覆盖率提高到35%左右,并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综合示XX县区(区)1个、示范乡5个、示范村50个,示XX县区、示范乡、示范村的农户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宜建农户的70%、80%、90%以上;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配套建设3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在百头猪、千只鸡的小型养殖户(场)配套建设15个小型沼气工程,有效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基本建成并完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市沼气用户的技术服务网络,“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三、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工作措施(一)科学制定农村沼气发展规划。市农业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照5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万口和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抓紧编制全市农村沼气建设总体规划,层层分解和落实建设任务。各区县要根据全市规划和建第2页共6页设任务,按照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相对集中、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制订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