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建设相关工作整改落实情况***州农业局关于农村沼气建设“部分沼气池建好后不能正常使用,后续服务工作跟不上”相关工作整改落实情况***州农村沼气规模性建设始于2001年,从2001~2008年的8年间,全州共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102610户,入户率15.81%。“三改率”为47.77%,其中改厕49296间、改圈48450间、改厨49303间。项目涉及全州8县市及顶效开发区,共130个乡镇,2000余个自然村落,受益人口近40万人;建成了以XX县区的双升村、江岸村,XX县区的纳桃村、塘坊村,XX县区的鲤鱼村、马场村,XX县区的白腊村、顶坛村,XX县区的五里村、保家村,XX县区的云山村、联盟村,XX县区的羊场村、丫他村,XX县区的里穴村、前锋村等为代表的沼气综合示范点59个,沼气示范户4426户。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31亿元,其中国家及省级项目补助资金1.10387亿元,农户自筹投入约2.2亿元。沼气建设已经成为我州农村覆盖面广、国家投入大、受益人数多、综合效益突出的一个靓点工程,为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部分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由于我州农村广大建池农户所处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社会人文情况等的差异,建池农户在沼气池建后使用和管理方面达不到要求,导致部分沼气池建好后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沼气池综合效益的正常发挥,经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由于沼气池建设的质量问题,发酵池或水压间存在漏水或漏气的情况,使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2、由于发酵池池壁受沼液长期腐蚀,涂层受损,导致漏水或漏气,影响使用。3、由于农户在使用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周期性的进出料,使发酵原料过多或过少,料液浓度过浓或过稀,ph值偏酸或偏碱,造成产气不正常,影响正常使用。4、、由于农户在投料时原料中含有农药、重金属或其它化学物质,对发酵池中甲烷细菌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产气少或不产气;5、、由于输气管道上的接头、开关、三通、炉灶具等长时间使用,人为造成漏气,使灶前压力不足,影响正常使用。6、由于其它外力影响,池体损坏、变形,导致漏水漏气。二、不能正常使用的沼气池统计经第1页共3页详细统计,到20XX年6月30日,在全州已建12.11万户沼气池中,正常使用的10.52万户,占86.87%;报废0.73万户,占6.03%;半停半用的0.86万户,占7.1%。1、在报废池中,因搬迁、拆迁原因而报废的沼气池0.26万户;因沼气池故障而报废的沼气池0.38万户;因地震、泥石流等不可抗力而报废的沼气池0.026万户;因修国道及其它公路而报废的沼气池0.064万户。2、在半停半用池中,因沼气池使用故障而半停半用的沼气池0.23万户;因发酵原料管理不当而半停半用的沼气池0.12万户;因其它外力影响,池体损坏、变形,半停半用的沼气池0.36万户;因修建道路及房屋等而半停半用的沼气池0.15万户。三、整改工作成效1、积极争取资金建设沼气后续服务网点2008~20XX年,批复到我州的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数量222个,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共计876.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19.4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57万元。截止20XX年7月31日,已完成146个沼气后续服务网点的建设,每个服务网点均有固定的经营地点、配置有一定的后续服务物资及服务设备,并明确2~3名沼气持证技工承担后续服务工作。目前,沼气后续服务工作正逐步展开,服务范围能达到为20000~30000户农户服务的能力,在服务网点覆盖的村落,基本上形成:出现故障维修不出村、技术指导不出村、更换配件不出村的服务环境。今后,我州的沼气建设项目将建管并重,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使建与管步入一个良性的工作轨道,建设一口,使用一口,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2、多渠道开展培训,广泛普及沼气相关知识(1)加强持证鉴定培训,稳步壮大技工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持证技工队伍是我州普及沼气建设的人力基础,也是建后管理、安全使用和后续服务的技术保障。所以持证鉴定培训一直是我州沼气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经过近几年的培训,我州的沼气持证技工达到了1163人,但由于目前沼气技工收入相对较低,部分持证技工转行进入了其它行业,真正从事沼气建设与后续服务的技工只有670人左右,按现在沼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