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侃中国十大生鲜电商 2013.5.6 生鲜电商的核心在一个“鲜”字,所谓“电商以类聚,新鲜以群分”,之所以独成一派,在于其特殊性,它挑战的是电商领域的最高端,考验的是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充满好生意,但多数人也是望“鲜”兴叹。 本文涉及的十家企业依次是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甫田网、优菜网、多利农庄、沱沱工社、正大天地、易果网、依谷网,后文将逐一分析。 行文不甚严谨,还请当事企业及各位看客批评指正。 1、“我买”之踵 2008 年中,中粮两员大将赵平原和张东风“密谋”中粮触电计划,当年电商界可谓风起云涌(1 号店上线),不久后一份缜密的计划便送到了总舵宁高宁手中,这位大佬几乎没多加思考,当即拍案通过。 次年 5 月火速内测,最终选定在8 月 18 日这个黄道吉日上线,我买网横空出世。 当年,宁高宁很是得意,期望甚高,宣称“我买网可以大过中粮”,2011 年中粮产值为千亿,“我勒个去,这得建多大个网”我很诧异,这位爷显然在用国企老大的惯性思维断定这个市场,其实他已不做老大好多年,只是这个黄粱美梦何时能醒罢了。 中粮旗下坐拥 3 家香港上市公司和 3 家内地上市公司,集团业务涉及五谷杂粮、柴米油盐、酒水饮料、蔬菜蛋肉、商业地产等业务板块,这些优质资源令人垂涎欲滴,但也只有国字号大鳄才能享用。 所谓阿克琉斯再强大也有“之踵”,优势和劣势本是同根生一家亲,而中粮的这颗“踵”也正是基于自身的优质资源。 我买上线之初只销售自家产品,后来为了丰富品类进行了扩张,然而“护犊情深”总不可避免,当然这无关道德,比如在其网上至今仍找不到“伊利牛奶”,类似的潜规则还有多少,不得而知。 当年宁高宁剑指沃尔玛,甚至欲与马云试比高,但是这条路径需要你不断的开放、开放、开放、扩充、扩充、扩充,然而中粮怀里抱着亲生子,还要兼顾天下弃儿,这得需要多大的胸怀。 更现实的是,打手远远眺望,1 号店已一绝骑尘,踏的满路灰尘。 “我买网目前只做食品销售,优势在于中粮自己的产品可以成为内部供应商,但是,只做食品本身,要盈利还是挺困难的”一号店董事长于刚在两年前曾这样断言。 我斗胆替宁爷回一句“哥玩的就是心跳”。 2、“优选”不顺 话说 2009 年,顺丰嘉兴分部瞅准了一项大生意“卖五芳斋大肉粽”,顺丰速递员成了这个好生意的“媒婆”。 我对顺丰速递员颇有好感,红黑相间的队服颇有军装范儿,各种口袋挂于腰间和两腿外侧,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