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原因 BY1207138 张超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 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页第 427 页。)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学科已初见端倪。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2)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3)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 (4)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 (5)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下面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的原因着重从五个方面加以描述,一是先秦科技与先秦诸子,说明中华文明(包括科技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先秦诸子的主要论题是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他们不太关心对自然现象的理论探求。二是秦汉时期(主要是汉代)诸多中国古代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三是宋元时期何以会形成传统科技发展的高潮。四是西方科学技术的的传入和明清“实学”。五是“西学中源”、“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史上的中西学交汇。 1 . 先秦科技与先秦诸子百家 在诸子百家思想当中,涉及到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中华文明对社会伦理、秩序等问题的关心,超过了对自然现象的理论探求。 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