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灯具的分类 居室照明对人类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保证了人们饮食起居、文化娱乐、家务劳作等正常进行,而且灯具以其优美的造型、色彩、图案及艺术效果和室内装饰融合成一个统一体,给家庭生活带来祥和舒适的气氛。 中国的古灯文化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数以万计的古代灯具,它们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或青铜,或陶瓷,或竹木,小者仅一握,大者齐门楣。民间收藏爱好者,要将它们分门别类,也并非易事。民间收藏爱好者,要将它们分门别类,也并非易事。现列举几项常用的分类方法,仅供参考。 一、年代划分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历史朝代来划分古灯具。例如战国灯具、秦汉灯具、三国两晋南北朝灯具、隋唐灯具、宋辽金元灯具、明代灯具、清代灯具和民国灯具。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重大发展时期 ,在统一的局面下,使南北朝各方面的文化积累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出现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反映在灯具方面,不但大量生产以实用为主的灯具,同时迅速发展了兼有照明和装饰双重功能的彩灯。皇宫中使用的彩灯,称之为宫灯,从此,中国古代灯具沿着实用灯具和宫灯两条主线并行发展。 隋唐的灯具,主要以陶瓷灯具为主,有青瓷和白瓷,并有少量黑瓷;陶灯则有灰陶和釉陶以及三彩,多以足盘灯为主,装饰亦多简易。其他质地的灯具如铜灯、石灯、木灯偶有出现,造型与设计都与陶瓷灯具相似。 青瓷灯盏造型为盘座灯,基本上与汉代豆形相似,由盏、柄、座组成。灯盏与柄座是分开烧造的,取放自由。盏一般作钵形,高只有几厘米,在钵式灯盏内壁一侧附半环形、环形或麻花形把手,广泛应用于民间。另还有一些较为别致的造型,有的灯盏为杯形,有管形小流;有的是盂形吊灯,带流,肩有三个环系,便于悬挂;有的油盏与油盒相似,底平稳,灯油存于盒内,其上有盖,盒身低矮,腹一侧有一短流状灯头。这种灯一般造型浑重,装饰简单,方便实用。 隋唐时期,白瓷的生产逐渐得以普及,灯具也是其主要产品。白瓷灯具端庄大方,胎质较白,釉面光润,质朴素净,是当时的高档生活用品,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的白瓷莲瓣座烛台为唐代瓷灯具的精美之作,其工艺考究,原料优良,釉色润泽,造型美观,向人们显示出唐代邢窑高超的工艺水平。 二、材质划分法 这是一种按照古灯具的制作材质来划分的方法。例如青铜灯、陶瓷灯、玉质灯、石质灯、竹制灯、铁质灯等。以此细分,例如青铜灯中又可分为:青铜豆形灯、青铜多枝灯、青铜人俑灯、青铜动物灯、青铜釭灯、青铜翻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