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_第1页
1/19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_第2页
2/19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_第3页
3/19
中国园林发展历程 一、生成期(原始社会、殷周、秦汉) 1、演变历程 a、原始社会前期:种植场地 b、殷、周——生成期初级阶段 田猎、灵台、灵圃、灵沼、辟雍、通神、望气、游观 “考天人之天际,法阴阳之会” c、秦、西汉——生成期的重要阶段 阿房宫、上林苑、建章宫 d、东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阶段 皇家园林 2、三个源头——苑囿,园圃、台 3、生成期的生成背景 a、秦阿房宫 B、上林园 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的代表,主要特点为建于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之中;疏朗随宜的“集景式”建筑布局;规模宏大、功能多样。 秦上林苑 汉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关中八水流经其中,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余处,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上林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但其规模虽然极其宏大,但却比较粗犷,殿宇台观只是简单的铺陈罗列,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在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C 、建章宫——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太液池/瀛洲、蓬莱、方丈/壶梁、壶境 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苑囿”的滥畅 中国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2 2 0 —5 8 9 )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 郊外别墅园(金谷园) 晋代兰亭园 位于绍兴市西南14km 的兰渚山下。 晋永和 9 年 3 月初三日,王羲之在此邀友聚会,书写《兰亭集序》,序中描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