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代部分 基本特征概况一章 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 官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抬梁式木构架) 民间建筑: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窿顶;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 东北与西南大森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 一、 多样性与主流 中国传统建筑主流是以木构架建筑为主要的结构体系 二、延续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 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 穿斗式: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 接 搁 置 在 柱头 上;在 沿 檩条方向 ,再 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 此 形成了 一个 整 体框 架。穿斗式木构架用料 小 ,整 体性强 ,但 柱子排 列 密 ,只 有当 室内 空间尺 度 不 大时 才 能 使用。 抬梁式: 柱上搁 置 梁头 ,梁头 上搁 置 檩条,梁上再 用矮 柱支 起较 短 的梁,如 此 层 叠 而上,梁的总 数 可 达3 -5 根 。当 柱上采 用斗栱 时 ,则梁头 搁 置 于斗栱 上。这 种 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 宫 殿 、庙 宇 等规 模 较 大的建筑物 。可 采 用跨 度 较 大的量 ,以减 少柱子的数 量 ,取 得 室内 较 大的空间,所 以适 用于宫 殿 、庙 宇 等 建筑。 井干式: 用木材 层 叠 成房屋,实 体空间受 材 料 限 制 ,多用于林区。 单 体建筑与群 体组 合 特点 单 体建筑的特点: 1 、平面 :平面 以“间”为单 位 ,间由 相 邻 两 榀房架构成,因 此 建筑物 的平面 轮 廓 与结构布 置都 十 分简 洁 明 确 。 2 、立 面 :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 为下 分 3 、屋顶:强 烈 的视 觉 效 果 和艺 术 感 染 力 ,第 五 立 面 。 4 、室内 空间灵 活 分割 5 、结构构件 与装 饰 构件 的统一 6 、油 漆 彩 画 7 、建造 程 序 (筑台 基 —立 柱—支 木构架—铺 瓦 —砌 墙—安 装 门 窗 —油 漆 粉 刷 —铺 设 地砖 ) 群 体组 合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