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灾 害 与 环 境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1 .自然灾害种类多 (1 )气象灾害:旱灾、暴雪、沙尘暴、龙卷风(2 )洪涝灾害:洪水、涝灾、(3 )海岸灾害:风暴潮、海浪、海啸、赤潮(4 )地震灾害(5 )地质灾害:泥石流、海水入侵、崩塌滑坡(6 )农作物生物灾害:虫灾、病害、草害、鼠害(7 )森林灾害:虫害、病害、火灾 2 .发生频率高 3 .损失严重:其中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地震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由于中国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与承灾体都表现出从沿海至内地的区域差异,以及在此格局下呈现的南北差异,从而显示出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以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次。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 二、 中国的减灾建设 (一)减灾工程建设 我国主要的减灾工程建设,它们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多灾易灾、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 防洪(潮)抗旱工程 防震抗震工程 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 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 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 (二)减灾非工程建设 中国减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有些学者认为,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灾害、风险区划与减灾规划,以及科技减灾,预防灾害的宣传、教育与立法等措施。 三、减灾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 (二)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测系统的建设 (三)修建减灾工程 (四)加强灾害的研究,实行减灾的分区管理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态势十分严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控制,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汽车噪声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 (二)中国农村生态破坏 1 9 8 9 年以前,中国森林资源始终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是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森林破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资源短缺,珍稀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还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