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辨 析 题 1.反 帝 反 封 建 是 近 代 以 来 中 华 民 族 面 临 的 两 大 历 史 任 务 。 错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天朝田亩制度》是 中 国 近 代 历 史 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 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 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改良派与革命派的 论战是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 建 主义思想在中 国 的 第一次正面交锋。 错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则是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4.《中 华 民 国 约法》是 中 国 历 史 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的 法典。 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炮制的,用总统制取代共和制。 5.五四运动是 中 国 革命新阶段即新民 主主义革命阶段的 开端。 正确。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中 国 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人物主要 是 产业工人。 错误。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7.新 三 民 主 义 是 同 盟 会 的 政 治 纲 领 。 错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 年 11 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