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_第1页
1/7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_第2页
2/7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_第3页
3/7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 施梦婷 邬龙安 杨海波 汪谭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经历了由近代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屈辱,现代的保守封闭到主动开放的振兴,历史证明,只有富强的国家才能平等的与其他国家建立起正常甚至有优势的外交关系。也就是说“强国才能有外交”,“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公义”。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当今世界的外交舞台上,日益崛起的中国心态开放,步伐矫健,“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 广泛认同,大国的风范和雄姿日益呈现。 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4 个时期: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 .晚清政府(1 8 4 0 -1 9 1 2 ) 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 8 4 0 -1 8 4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 8 5 6 -1 8 6 0 )、中法战争(1 8 8 3 -1 8 8 5 )、甲午中日战争(1 8 9 4 -1 8 9 5 )到八国联军侵华(1 9 0 0 -1 9 0 1 ),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 8 6 1 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 9 0 5 -1 9 2 5 ) ①1 9 0 5 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 9 2 4 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 .北洋军阀(1 9 1 2 -1 9 2 8 ) ①1 9 1 5 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