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_第1页
1/7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_第2页
2/7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_第3页
3/7
传统音乐:一般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经过历史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并沿袭至今。 山东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度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何老凤、郭大妮、黄大妮、王小玉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武生,杨小楼。 学堂乐歌:是什么:指的是 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意义: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堂乐歌基本内容: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墙欺凌的爱国精神。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代表性作品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等,此类歌曲大多产生于辛亥革命后。3配合向中小学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所谓的军歌。 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代表作 秋瑾作词的《免女权》等。5鼓吹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7鼓吹忠君,尊孔等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如陈颂平的《尊孔》。 学堂乐歌基本形式:根据日本新式学校唱歌的经验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也是以在学校内集体歌咏、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会西方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歌曲的编写,当时一般都采取以外国(日本、欧美)现成歌调配以我国自编的歌词给以填配而成的,而以我国传统音乐的音调来进行填配的歌曲相当少、以我国音乐家自创曲调来编写的更少。此外,当时这些歌曲大多采取"单音歌唱"(即齐唱曲调)的方式,而极少以多声合唱的方式。此外,除了李叔同外,一般对伴奏均无特定要求。 沈心工:沈心工 1870年 2月 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沈心工也于 1902年 4月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在日本,给了沈心工最大触动的,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乐歌活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作品: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