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_第1页
1/10
中国音乐史笔记_第2页
2/10
中国音乐史笔记_第3页
3/10
中国古代史(一) 一.远古时期: 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 9000 年可考的依据。20 支,距今 9000 年。音孔不一,五、六、七、八。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 ——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 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 雨 ,驱 鬼 逐 疫 ,出 征 。 2.乐器: 磬 ——石制。虎纹大石磬。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永启”、“夭余”、“永余”。 埙 ——商代,五孔。 钟 ——陶钟。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三.西周。(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 1. 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 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 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 尧 ——大咸; 舜 ——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 ——大夏; 商 ——大濩; 西周——大武。 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 ③散乐:民间音乐。 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⑤宗教性乐舞:攤舞。 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西周有多达 70 多种乐器。 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拀、敔 ;匏~笙、竽;竹~箫、篪。 4.西周宫廷音乐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秦)周朝建大司乐,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职能: ① 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音乐史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