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廉工作汇报★XX县区文庙县街道办事处:实施“四大”工程打造阳光农廉近年来,文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总抓手,以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123456”农廉体系为主要内容,重点实施“龙头、治本、畅通、惩诫”四项工程,多策并举,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一、实施“龙头工程”,完善惩防体系1、明晰责任,抓关键人员。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级、分项细化,明确项目分管领导,使责任制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目标化,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年初组织召开了由村居两委成员和站所负责人参加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2、加强监管,抓重点环节。一是加强工委班子建设。严把“四道关口”,即创新科学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健全绩效考评机制,规范工作监督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党工委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创新五步联动工作法。全面实行了村级班子管理“五步联动工作法”,按照“立标—考评—分析—讲评—帮促”五个步骤,一季一立标,一季一考评,党工委分析,办事处讲评,包村干部帮促,对村居季度工作,依次有序动态管理。1三是加强领导干部“四廉”监督。坚持领导干部定期“诺廉”、“述廉”、“评廉”、“考廉”,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撤换、满意度测评、离任审计、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廉政规定,做到了关口前移、注重防范。3、提高素质,抓队伍建设。按照党的组织建设到哪里,纪检监察的机构、力量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的总体布局,在有党组织的基层站所、学校、医院、非公有制企业等单位统一设置纪检委员,村(居)委会成立了村级纪检小组和村居务监督委第1页共4页员会,各村居每200人左右为一网格选聘一名民情专递员。目前,街道共配备30名村级纪检委员,68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142名“民情专递员”,并明确了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民情专递员的职责,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纪检监察组织网络,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了纪检组织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二、实施“治本工程”,强化廉洁自律1、搭建教育平台。投入20万余元,在机关五楼建立了多媒体室,在村居安装视频分析监控软件,配备红外线摄像头,建立了村级学用监测站,实现了街村两级廉政教育信息共享。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村村建立起廉政文化大院、廉政文化宣传栏和廉政文化一条街,并充分利用黑板报、图书阅报栏、农家书屋及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在全街道营造了人人思廉、人人崇廉的浓厚氛围。2、开展主题教育。将“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纳入街道宣传思想教育范畴,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规范行政行为、解决突出问题、构建长效机制等方式,培育了振挺模式、万海书记两个勤廉双优先进典型,用身边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全街道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了比先进、比贡献、比实绩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三、实施“畅通工程”,打造优良环境1、创新“一员三站”民情专递制度。依托街道、村居为民服务代理站,设立“一员三站”。“一员”即民情专递员,“三站”即民情收集站、民忧化解站、民意反馈站。通过摸底、建档、交流沟通、民情事项分流、督办、反馈等环节,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监测舆情,及时纠正干部工作中的不良倾向,畅通民意诉求的绿色通道,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一员三站”汇民情、办民事、解民忧、促和谐的做法在《大众日报》、省纪委简报、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泰安党建》等媒体刊发或播出,省、市、县各级领导参观后给予充分肯定。2、推行阳光政务优化便民服务。大力开展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制作“六牌一图”,方便了群众办事;开展政务服第2页共4页务流程再造工作,编印了包括街道和村级各个岗位的的工作职责、加强工作管理的286条街道工作规范和65个便民服务流程在内的《文庙街道工作指南》。围绕便民利民健全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