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专业技术报告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 10kV 线路上的应用与效果审定:(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审核:(设计室主任,工程师)编制:(设计室科员,助理工程师)安达供电有限责任公司2016 年 11 月、问题的提出2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雷击故障。安达电网1998〜2001 年 10kV 及以上线路故障跳闸统计表明,雷击故障跳闸达到了 50%〜60%。减少送电线路的雷击故障跳闸已成为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技术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分析 1997 年来的安达电网雷击跳闸记录,发现雷击跳闸率最高的是 10kV 安-庆线和安-学线,仅 1998、1999 两年跳闸就达 14 次,其中安-庆线 8 次,安-学线 6 次,占同期整个安达电网 10kV 及以上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 43.8%,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减少这两条线路的雷击跳闸,成为一个焦点问题。10kV 安学线长 30.3km,拉线塔和自立塔混合使用,共 89 基,其中 70%为山地,全线采用双避雷线,直线塔采用 XSH—10/70 型合成绝缘子,耐张塔 8 片 XWP2—7 防污绝缘子。10kV 安庆线长 52.2km,拉线塔和自立塔混合使用,共 156 基,85%为山地,全线采用双避雷线,直线塔采用 7 片 XWP—7、XWP—10 和 8片 LXP—7 绝缘子,耐张塔 8〜9 片 LXP—7,8 片 XWP—7 和 9 片 XWP—10绝缘子。安学线和安庆线均处于安达县东南片的丘陵山地,属 II—III 级污秽区。两线路投运以来,由于路径地形地貌和当地气象条件较为恶劣,雷击故障一直来较多。为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在 1998 年前已经采取了降低接地电阻,安装防雷多针系统等措施。从两线路的接地电阻测试情况看,除个别杆塔外均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但雷击故障仍然频发,装有多针装置的杆塔仍遭雷击。因此,借鉴省内外同行部门的成功经验,3考虑在这两条高雷击跳闸率的 10kV 路线上应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ZnO)作为线路的防雷措施。二、线路型避雷器的基本原理、产品种类及应用情况1、基本原理用于送电线路防雷的避雷器并联于线路绝缘子串旁,通过保护绝缘子串,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达到防雷目的。线路型避雷器分为带串联间隙和无串联间隙两种结构类型。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间隙击穿电压低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正常时避雷器处于“休息”状态,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只在一定幅值的雷电过电压作用下串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