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参考资料创新F 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网络协同制造D 新型技术应用工业互联工业云平A离散型智能生产智能装备智能管理智能物流集成优化信息安全B流程型智能生产智能装备智能管理智能物流集成优化信息安全生产效率提高运营成本降低人工智能应用C智能设计(离散型)售后服务苏州市智能工厂建设指南1 总则1.1 总体框架智能工厂应实现多个数字化车间的统一管理与协同生产,应将车间的各类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决策,并将优化信息再次传送到数字化车间,实现车间的精准、柔性、高效、节能的生产模式。智能工厂包括“A 离散型”、“B 流程型”、“C 拓展应用”、“D 新型技术应用”、“E 绩效优化”、“F 模式创新”;智能工厂的总体框架如图 1 示。优化标准I-图 1 智能工厂总体框架图具体而言,A 离散型或 B 流程型包括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产线、智能管理、智能物流、集成优化、信息安全;C 拓展应用包括智能设计(离散型)、智能工艺优化(流程型)、售后服务;D 新型技术应用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E 绩效优化包括生产效率提高 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 3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 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 30%以上、能源利用率降低 10%以上。F 模式创新包括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网络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1.2 基本要求智能工厂的基本要求如下:(1)设施全面互联建立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和公共递归解析节点,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建立工业互联网工厂内网,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IPv6 等技术,实现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互联;利用 IPv6、工业物联网全生命周期服工业大数;拓展应智能工艺优化(流程专业学习参考资料等技术实现工厂内、外网以及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环节的互联,支持内、外网业务协同。(2)系统全面互通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可进行模拟仿真,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设计仿真;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与数字化三维设计仿真软件、产品数据管理(PD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实现互通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