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提问技巧课堂提问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但要在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下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了解并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1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1.1 在“开始”处提问在一堂课中,如果头开得好,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便可以为这堂课的良好的延伸奠定基础。例如,初一生物学“种子的萌发”一章,教师开始就提问“为什么一粒小小的树的种子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它就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这在开头的一个提问,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了这一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这一问题上来。1.2 在“重、难点”处提问教师诱导学生突破一个个重点、难点,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加以解决的,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轻松思考,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富于情趣。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组: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形成有何不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变化规律有何异同?通过类比,有丝分裂原有旧知识在学生脑海再现,这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会对减数分裂有初步认识。这时可进一步设计以下问题:①如何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②何谓同源染色体;③四分体阶段有何意义;④卵子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等。2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问题设置要有广泛性,要将问题分出难、中易不同层次来针对不同学生的群体。例如针对初中生物“茎的结构”一节,我分别设置出难、中、易三部分题,难:请你回答为什么小草的茎没有槐树的茎粗:中:说出木本植物的各主要部分的功能;易:给出木本植物茎的平面结构图,说出各部分名称,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回答问题,增强他们对成功的体验。其次是提问对象要有广泛性,不要集中于个别学生,能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比如,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先说出问题,略作停顿,再让学生回答;也可先叫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