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在非耕地设施中的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农业废弃物,是指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废弃的有机物质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可将农业废弃物分为植物类废弃物(主要指废弃作物秸秆、枯叶残枝、果实废弃壳等)、动物类废弃物(即人类在组织牧、渔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没法实现经济产值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即在渔牧林农业加工过程中不能实现经济价值的部分)、生活垃圾类(其中包括人类的粪便与尿液)。一般认为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禽畜粪便与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农业废弃物为:各种农作物秸秆多达6亿吨(其中玉米1.2亿吨、水稻1.7亿吨、小麦1.1亿吨),玉米芯每年产出约0.1亿吨,稻壳每年产出约0.44亿吨,畜禽粪便每年产出约20.1亿吨,蔬菜类废弃物1亿吨,日常生活垃圾2.5亿吨,农产品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下脚料1.5亿吨,林业生产中的废弃物0.5亿吨,其他类有机废弃物0.5亿吨。长期以来,在广大的农村作物秸秆主要有4种去向:提供生活必须的热能、为畜禽提供饲料、作物秸秆还田、废弃(约占总量的35%)。种植业方面,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电、煤炭、液化气等清洁、新型能源逐渐取代了炊事用秸秆,煤炭取代了取暖用秸秆,化肥的使用使得农家肥逐渐失去了肥料的主体地位,这些变化都使得秸秆的废弃量达到了空前,约占总量的65%左右。因而大量农作物秸秆被堆弃在房前屋后、沟渠边、村道旁,每至秋收过后,随处可见焚烧秸秆的情况,曾多次发生漫天烟雾导致高速公路车辆受阻、机场航班无法正常通航的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给人们出行安全埋下隐患,且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养殖业方面,随着人们对畜禽肉类的需求量的激增,散户经营方式逐步被规模化养殖所取代,养殖场地大多依城XX县区而建,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1页共6页逐渐凸显,如禽畜粪便的肆意堆放,不仅污染周围的空气,而且影响附近水体质量,加之农民用有机肥料替代了传统的禽畜肥,使得对畜禽粪便的利用更难。有关统计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畜禽粪便年产出量已达18亿吨左右,其总量远超出其它废弃物总量,这些畜禽粪便中被作为肥料的仅占总量的20%,而80%的未采取任何无害化处理措施就进入公共环境,也给水体带来了污染,成为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极低,且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社会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在非耕地设施中的利用现状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园艺中已被广泛应用,其克服了连作障碍、病虫害少、易于操作、环保且能产出高品质蔬菜。我国无土栽培以基质栽培为主,传统栽培基质以草炭、蛭石为主要原料,其价格昂贵,且草炭为不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农业废弃物及本地可利用资源作为栽培基质原料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随着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非耕地利用的推进,非耕地设施农业中已大量使用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栽培基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技术适宜生产的地域广,能够利用腐熟植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复配基质代替土壤,被应用到荒滩、沙地、戈壁等一些不适宜进行传统耕作的地区,不仅节约了耕地资源,也为解决粮菜争地矛盾开辟了新的途径。1990年以后,我国一些农业科研院所将目光投向了本地丰富、廉价、易得的有机资源并展开了相关研究。其中,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采用有机废弃物(锯末、菇渣、玉米芯、玉米秸秆、向日葵秸秆等)作为原料复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来栽培蔬菜,获得了产量与品质双“丰收”;南京农业大学用药渣、稻壳和苇末等材料探索基质的产业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华南农业大学对当地丰富的农业废弃物甘蔗渣资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新疆农科院海南基地针对蔬菜第2页共6页根系病害问题,利用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原料,有效解决了甜瓜的土传病害。从2006年开始,XX县区肃州区依托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和开发形成的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