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国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对于农业结构调整是否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个命题,理论研究还缺乏统一的意见。本文通过~××年宏观层面上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和微观层面上的农民家庭经营出售农产品数量以及收入资料的实证分析,试图回答农业结构调整怎样影响农民增收及其影响程度;农业结构调整是扩大农民增收空间,还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及这些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一、引言年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制约,还受到市场的制约。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温家宝,)。××年和××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强调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之所以在政策上选择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其基本假设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能够实现农民增收。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吗。能够得到实践的检验吗。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这一命题尽管影响了年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但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还有学者认为,我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可见,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不支持调整农业结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实践上,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民增收吗。我国农业结构已经历过几轮调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研组第1页共12页对浙江、福建和山东三省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民增收中作用的调查报告认为,不应低估农业结构调整的增收效应(鲜祖德等,)。尽管如此,仍然缺乏全国性的实证研究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各地都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进行评价。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来看,××年与年相比,第一产业名义人均纯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元,下降了%。~××年,农村人口由亿人下降到亿人,绝对数量减少,全国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总体规模的下降幅度应该比人均纯收入的下降幅度更大。可见,单纯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来看,~××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增长基本停滞的走势并没有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扭转。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没有显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就一定不存在吗。为什么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整体上的效应没有显现呢。原因可能是: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没有实质性进展;第二,农业结构调整虽然没有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明显影响,但并不能否认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际上很复杂。第一,农业结构调整缺乏公认的一个衡量指标以反映它的进程;第二,农业结构调整影响供求关系,从而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又与多种因素有关,更多地体现为货币因素,而且由于技术进步、制度缺陷和经济组织结构等原因,农产品生产者收入可能会转化为农产品消费者剩余;第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的判断标准多样化,从而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从不同判断标准检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一致的。其一,如果根据全国的农民收入单一指标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年,农业收入基本停滞。如果认为此间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容易得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明显”的结论。其二,如果采用反推法,即如果不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更加恶化,则很可能动摇上一个结论。其三,如果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构成来看,第2页共12页虽然小农业(主要为种植业)收入减少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