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影响因素分析1“一带一路”与陕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1.1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XX省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乡村发展战略为依托,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问题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1]。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根据XX省统计局数据,20XX年XX省各市农业经济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目前的陕西农业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农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平稳有序推进。XX省农业经济正处于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精准扶贫和生态环保发展的新阶段。XX省“一带一路”建设20XX年行动计划为“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广两国双园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1.2“一带一路”助推陕西农业经济增长。目前,“一带一路”+现代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研究的热点所在。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针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机遇,XX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出台和配套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期达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经济领域高层次、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合作,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发挥沿线不同国家的农业比较优势,与陕西农业经济增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区域农业资源整合,达到合作共赢目的。当前陕西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中心,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合作、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业投资等领域有着密切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各项政策红利,助推陕西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页共6页2.1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传统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和渔5大产业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增大。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包含农林牧副渔的农业第一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等农业第二产业,以及农产品物流、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的农业第三产业[3]。XX省地处内陆省份,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入,农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陕西农业产业结构中农业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高,农业第二产业和农业第三产业比例仍然较低;农业第一产业中,传统种植业所占比例较高,其他产业比例较低。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并未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4]。XX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进行农业经贸往来及陕西乡村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对标全国其他省区,XX省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业设施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调整和优化;农业资金投入量和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上,从固定投资看,20XX年陕西农、林、牧和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77.1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从财政支出来看,20XX年陕西用于农林水支出为545.4亿元,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11.3%。从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看,陕西农户更偏重于住宅,20XX年陕西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350.4亿元,其中,住宅投资302.9亿元,生产设备投资仅为1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资金整体投入水平不足及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问题明显,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2.3农业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未有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农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加工、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有助于实现农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