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的重要性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重要生产方式大量独立的农业家庭经营农户的存在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前提条件。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建立了全面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制度,确立了农户作为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农户获得了经营自由,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大幅增长,农产品综合商品率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涌现出一大批粮食、蔬菜、中药材、烤烟等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他们的生产规模和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一般农户,成为农村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手。专业化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区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及组织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户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的有效载体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但农户在生产经营,发展家庭经济、期望致富的过程中,往往遇到许多力所不及的困难,需要各级政府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然而,各级政府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面对千家万户,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户多样化服务的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则可以弥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足,它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技术领域向生产、流通领域延伸,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服务实体,提高了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单个农户解决不了或难以解决的问题。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市场进行,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来实现再生产所需的物质第1页共4页循环。农户家庭经营是小规模分散型,单个农户进入市场时由于交易批量太小必然导致单位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与市场上其他交易主体相比,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市场经营知识观念普遍较低,加之信息不流畅,农民在交易中往往要支付超过通常意义上的交易费用,甚而不得不忍受低价强购、质次价高、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等利益损失。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谈判,情况就不同了,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会大大地改善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的相对笼断程度,使交易价格重新超于均衡甚至偏向农民一方,作为一个具有经济实力的法人实体,相对于农民个体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容易获得市场信息,且大批量的交易不仅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交易成本,还可以享受批量交易的利益补偿(如价格折扣、送货上门等),当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时,只要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交易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之和小于成员单独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总和,就可以降低农民整体的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力量的增强以及相互之间的联合,提高了农民一方的相对笼断程度,可以极大地降低外部交易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广科技兴农,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是实现内涵式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提高生产率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形成纵横交错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的一条重要道路。由于当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主要是纵向的直线模式,其特点是本身易建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横向协调性不够,不适合农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农技推广机构通过扶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它在农村中的威信和影响力,有利于将更多的农业新技术更有效更迅速的推广普及。大多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丰富种养殖经验的农民组成。他们技术上有专业、社会上有影响。一方面通过他们的典型示范、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可以传第2页共4页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联合,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