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物流竞争战略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 .地理环境分析 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各地仍在规划建设具有集散效应!规模效应和整合效应的物流园区。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城市的一些规划合理!环境优越的物流园区己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入驻。电子口岸与大通关工程也在继续推进,使国内外物流的无缝对接成为可能:这些都为物流进行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奠定了基础。 中远物流公司的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点布置分为四级,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提高了物资在这些区域内流动的速度,并且为中远拓展向西北和西南拓展它的网点打下了基础。 2. 政治环境分析 (l)物流业的发展己列入中国十五规划 (2 )2001 年3 月2 日,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3 )经国家经贸委、民政部批准,国务院领导同意,成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 0 0 1 年4 月2 0 日正式挂牌。 等政策的颁布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它促进了物流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强调规范化我国物流市场和标准化物流操作,这为物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3. 经济环境分析 (l)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 TO 对转型中的物流企业的挑战。 (2)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提供重要机遇。 (3)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物流市场进一步繁荣。 (4)地方性市场扩大带来的机遇 (5)全国性品牌大量出现带来的机遇 (6)中国企业/走出去 0 战略为我国物流业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7)我国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相较发达国家普遍偏高,物流产业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物流企业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就业率。 (2 )国民平均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带来的急剧消费变化,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国的物流企业来说是巨大的优势,外资物流公司之所以对中国的物流市场不敢轻易冒进。 5 . 技术环境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优化与仿真等系统化技术,条形码及其自动识别技术、手持终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人工智能(Al)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等物流信息化技术,集中各种装卸搬运设备,自动存取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以及电子标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