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_第1页
1/9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_第2页
2/9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_第3页
3/9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 中国是伊朗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51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伊朗处在中转站位置,中国任何连接东亚至欧洲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和通讯网络,都将使伊朗受益。近年来伊朗大力推行“向东看”政策,重点就是与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从长期看,中国与伊朗经济合作空间十分巨大。中国现在原油对外依赖度将近60%,其中半数来自中东,而伊朗油气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是中国理想的合作伙伴。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制裁的进一步“松绑”,伊朗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而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计划,中国和伊朗双边关系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也要客观正确地认知伊朗国内心态的变化以及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松绑”的伊朗在选择中国的同时,也希望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贸体系之中,中国-伊朗未来的合作前景必然是广阔并充满竞争。 2016年初,习近平访问伊朗,受到伊朗总统鲁哈尼的热烈欢迎 磕磕绊绊的合作历史 中国和伊朗传统上的合作支柱是能源产业,但是尽管长期以来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中国和伊朗的能源合作却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和伊朗之间的能源合作风险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美国和西方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和封锁,往往会波及中国企业;另一方面,则是伊朗国内对于中国企业的一些限制,使得中国无法在与伊朗的能源合作之中施展手脚。 中国和伊朗真正的大规模能源合作其实并不太久。我们不应忘记,在1993年以前中国还是石油出口国,中国与伊朗总体贸易量比较小,从伊朗进口的少量原油也是转口到第三国。彼时,伊朗的石油勘采基本采用欧美公司的技术,中国与伊朗并无石油上游领域的合作。很长时间内,由于伊朗石油含硫量高,中国国内炼油厂大多未能消化,双方合作始终无法定音。直至1995年,双边贸易额未超过4亿美元。 1996年后,中国带脱硫装置的炼油厂迅速增加,伊朗的原油大量流入中国市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猛增。 在制裁影响合作方面,2004年10月,中石化曾经与伊朗方面达成投资开发亚达瓦兰油田的初步协议,根据协议,中石化将在25年内购买该油田出产的1000万吨液化石油气,这份协议使中石化获得稳定的供应源。伊朗同时跟中石油又达成了一项700亿美元的协议,中国将在30年内进口2.7亿吨的天然气。但是此协议很快由于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加码”而最终停滞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伊朗是中国在中东的新机遇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