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重要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指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 Information is material if omitting it or misstating it could influence decisions that users make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a specific reporting entity. In other words, materiality is an entity-specific aspect of relevance based on the nature or magnitude or both of the items to which the information relates in the context of an individual entity’s financial report. Consequently, the Board cannot specify a uniform quantitative threshold for materiality or predetermine what could be material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2011.9)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但并未对重要性做出明确的定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我国独立 审 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 准则所称 重要性,是指被 审 计单位 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 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二 、 重要性为什么重要? 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作 用。运 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 于把 握 住问 题 的实质 , 抓 住 关 键 点 , 最 终 实现 “较小 的成 本 、较大的效 益”的目 的。正确理解引用这一原则,对于强化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简化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