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拍摄技巧 会议摄影涉及的场所主要有三:签到台,VIP 厅和主会场。 1. 拍摄空镜头。一般全景拍摄会场、VIP 厅、签到台的布置。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特写等等。 2. 拍摄签到台。全景拍摄来宾的签到过程,特写拍摄礼仪小姐为重要领导佩带胸花。特别需要注意领导和VIP 的到来,签字和主办方迎接,握手的场面。 3. 拍摄VIP 厅。中景拍摄领导或 VIP 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一般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 4. 拍摄茶休。茶休主要就是拍摄宾客随意交谈的场面,一般使用中景多。 5. 拍摄领导和贵宾发言。会议开始,主持人开场白用特写镜头,台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摄,否则台子只露一个脑袋,不好看。正确的拍摄角度为 45 度,麦克风不能和嘴连接或挡住讲话领导的脸,还要注意不能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基本此场景都用特写镜头,也可以拍摄讲话时全景。需要注意讲话的领导表情的抓拍。全景拍摄参加 会议的人。 会议摄影专 题 总 结 会议摄影其 实 是最 常 见 的摄影科 目 ,但 是也往 往 最 提 不起 摄影人的兴 趣 。 在单位负责会议摄影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这期间我也在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觉得让专业摄影人去拍会议摄影是大炮打蚊子,觉得它离艺术太远了,所以,每次都是被摄影,按照自己喜欢的拍。 后来发现,场地多在室内的会议摄影要控制好曝光,又要保证像素质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般会场内看起来明亮,但是一般使用的是日光灯,色温比较高,相机对它并不敏感,所以要打高感光度(ISO),但是一般的数码单反感光度超过400,我觉得就非常难看了,像我用的D3,虽然说感光度可以打到6400,号称3200 以内质量仍然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超过1600 就受不了,800 以内还好,如果可以,我尽可能的用 200,噪点不会那么多,还是很怀念50 度胶片的效果,那才叫细腻,总让我想到牛奶咖 啡 之 类 的感觉! 以前 很少 使用闪 光灯,觉得无 法 接 受闪 光灯带 来的强 烈 的高光和 背 后生 硬 的影子,现在,我也会经常使用闪 光灯,不过不会让它朝 前 闪 ,而 是朝 向 侧 面 或 者 后上 方 的墙 面 ,利 用墙 面 反光打亮人物 ,这样 得到的光线 比较柔 和 ,被摄者 脸 上 也不会出 现那种 油 腻腻的感觉,相当 于 柔 光箱 的效果。如果背 后隔 墙 太远,一般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