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热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2、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 处的现象,称为。 3、对流换热过程的换热机制是既有 的作用,亦 的作用。 4、辐射换热的特点是:在热辐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 电 磁 波 能→ );不需要冷热物体直接接触。 5、学习传热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 ;计算各种情况下的传热量或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分布;学习增强或减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及对传热现象进行实验的法。 6、在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 时 相互作用或碰撞的结果;在介电体中,导热是通过 振动来实现的;在金属中,导热主要是通过 的相互作用和碰撞来实现的。 7、以温度场某点 方向为方向,数值也正好等于 的矢量称为温度梯度。 8、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为 ,相应的导热过程称为为态导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叫做非稳态导热。 9、对于多孔性介质或者纤维材料,用 或当作连续介质时的折算导热系数来表示导热性能。 10、导热系数的数值就是物体中单位 单位 通过单位 的导 热量,单 位 是:W(m.K);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11、某三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分别是0.0243W(m.K) 、0.552 W(m.K)、387 W(m.K)。则这三 种 物 质 相 应 的最 可 能是 、 、 (选填铜、水、空气、砖头、铁)导热系数不大于0.12 W(m.K)的材料称为 。 12、通过在接触面上涂抹导热姆,可显著降低接触面之间的 热阻。 13、热扩散a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部分温度趋向一致的能力。 14、第一类边界条件是已知任何时 刻 物 体边 界 面 上 的温 度值;第二类边界条件时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上得热流密度值;第三类边界条件是已知边界面周围流体温度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值h。 15、物质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阶段、新的 。 16、当赤脚在地面上行走时,感到松木比混凝土暖和些,这是因为松木的( )小,从皮肤吸收热量小 17、比渥准则,Bi=H&/r,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r 与物体表面对流热阻 1/h 的比值,所以它和第三类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当 Bi 趋于无穷大时,意味着表面传热系数趋于无限大,亦即( )的热阻趋于 0;当 Bi 趋于 0 时,意味着物体的( )热阻趋于0,这时的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趋于( ) 18、温度对流体粘度影响大,对于 液 体 , 粘 度 随 温 度 增 加 而( ) 19、半无限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