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仁

传统文化——仁_第1页
1/8
传统文化——仁_第2页
2/8
传统文化——仁_第3页
3/8
仁 【导语】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物质财富,还需要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在其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民族文化传统就是民族之魂。“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华夏民族世世代代受其影响,其精髓已深入人心,时刻给我们后人深刻的教育与启迪。“仁爱”思想包涵三个不同的层次含义:“亲亲”、“仁民”、“爱物”,其中,“爱物”可以说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完结和提升。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仁者亲亲 板块一:经典选读 【导语】 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以“亲亲”为“仁”,即“仁”在家庭层面表现为提倡“孝悌”, 重手足之情,重亲情。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强调友善,为他人着想,理解,宽容,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选文】 《论语》五则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论语•里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③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④其犹病诸⑤!夫⑥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⑦,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⑧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⑨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⑩。”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⑪斯语矣。”(《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⑫无怨,在家⑬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⑭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⑮,执事敬⑯,与人忠。虽之⑰夷狄,不可弃⑱也。”(《论语•子路》) 【注释】①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②恶:音w ù,憎 恶、讨 厌 。作动词。③博施:博,广泛。施,旧读shì,动词。④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⑤病诸:病,担忧或不足。诸,“之于”的合音。⑥夫:句首发语词。⑦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⑧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⑨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⑩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文化——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