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儿童文学教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作家和读者,加深对儿童文学文本特征的理解,把握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特征与种类,培养阅读、鉴赏、分析、编创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学者的文学素质与理论修养。(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和文本特征,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阅读一定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把握儿童文学重要体裁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风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初步学会改编、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密不可分。本课程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基本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掌握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二)儿童文学的范围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一)概述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二)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二)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关系。四)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五)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四、考核要求(一)概念和范围 1、识记: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领会:(1)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2)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领会:(1)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2)儿童文学的五个美学特质。2、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和稚拙美。(三)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综合应用: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第二章历史和今天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弄清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了解新媒介环境下的儿童文学;掌握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一)从“自在”到“自觉”。(二)从民间文学到作家创作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