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_第1页
1/7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_第2页
2/7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_第3页
3/7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 7 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目标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时空观念认识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魏晋到隋唐时期制度的多样化特点,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家国情怀认识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作用,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重点难点1.重点:汉到隋唐时期的选官、中枢政务制度2.难点:多角度认识汉到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特征学习过程基础认知一、选官制度1、察举制: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___为主的选官制度,以___为主要标准,由向中央推荐人才。2、九品中正制:(1)背景: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失去了。那时,选官多操纵在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的建议,颁制。(2)内容: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__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3)影响: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但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的工具。随着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3、科举制:(1)特点:隋朝建立后,废除,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它的特点是,通过差额录取。因为有多种报名科目,“___举人”,故称。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考试方式为诗、赋,录取不易,因此也最受重视。(2)作用: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的读书人通过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提高了官员的,加强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二、中枢政务机构1、中外朝制度:汉承秦制,在汉代得到继承,但也有所___。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为主的机构形成,三公逐渐被,具体事务分由职掌。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2、三省六部制:(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与和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2)正式确立:时,中央正式确立了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门下省负责,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三省长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